油价上调多少钱一吨合适-油价上调多少钱一吨

根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新闻发布中心2020年7月10日公布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浙江省自2020年7月10日24时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100元,非标准品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按国家规定的品质比率也相应调整。具体详见附表。

浙江省汽、柴油最高批发、零售价格表

品种

型号

零售价

批发价

元/吨

元/升

元/吨

汽油

89号

7095

5.25

6795

汽油

92号

7521

5.66

7221

汽油

95号

7946

6.02

7646

柴油

0号

6160

5.27

5860

柴油

-10号

6530

5.59

6230

注:1.以上价格执行时间为2020年7月10日24时起;

2.表中汽油和柴油价格为符合第六阶段强制性国家标准VIA车用汽油和VI车用柴油价格;

3.汽、柴油第六阶段标准品分别为89号汽油和0号车用柴油;

4.98号汽油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油价将上调到303元/吨,油价持续上涨会造成哪些影响?

汽油价格上涨每吨提高260元 经济加快复苏?

柴油价格上涨每吨提高250元 我却感到高兴

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还有打飞机的梗,飞机失事和油价上涨的关系,这都是互联网的老梗了,被玩坏了。也表明大众不喜欢油价上涨。但是去年由于疫情,据说有的储油罐都装满了,油轮直接停海上,没地方放油了。而油价期货交易更是到了零元,甚至是负数,这真是耸人听闻。

据新华社客户端3月4日报道,发改委表示,油价将每吨提高260元,柴油每吨提高250元。因为受到国际油价影响。

这说明,国际油价是上涨了,所以国内跟着涨,油价上调,我却感到高兴,为什么呢,这意味着经济复苏,全球需求和国内需求增加,供应侧需求旺盛,才会涨价。当然也不排除产能下降,大国博弈,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控盘,乃至于国际局势和储备需求,以及宏观调款控,通货膨胀等因素。

一般而言,油价上涨还是和需求有关,石油是化工、化学原料,也是工业的血液,更是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大家都关在家里,工厂都停工了,石油自然卖不出去。每天车子在路上跑,自驾游的多,到处玩耍的多,自然要烧油,要消费油。

传统化石能源车,比较成熟,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技术上也许成熟了,但是就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而言,车架、悬挂、变速器、轮毂、刹车这些工艺和摩托车还是存在差距,也许是价格的原因,也有商业机密,和厂家积淀的因素,人家造车上百年,几十年,电动车企业可能就10年、20年时间。

化石能源污染也在减少,更高标号更清洁能源,相关排放标准的提升,以前有的车冒黑烟,烧机油,甚至是浓烟滚滚,现在造车技术提升了,年检、环保管控加强了,这样的车辆很少了。

石油够用不够用,有的自媒体乐观估计可以用一亿年,页岩气开采技术,海洋、深海采油技术,包括石油勘探技术提升,我国不断发现大油田,大气田,石油应该是够用的。深海、地下、沙漠甚至太空,都可能有石油。何况现在很多时候使用电能、太阳能、风能、煤炭等替代石油,也使得能源的供给多元化。

石油上涨,说明出行的人多了,开车的骑摩托车的多了,疫情之后,我发现街头电动车、摩托车、轿车数量增加,因为公共交通扫码,或者人们基于防疫、自身保护和安全的考虑,私家车、机动车、电动车销量可能增加,我就发现附近新开了几家贩卖、销售电动车的,有些也会选择摩托车出行,这都是消费,都是身边的经济。也说明随着春暖花开,气温增高,天气晴好,疫情被控制,病毒活动被抑制,大家更敢于出行,更敢于玩耍和消费,否则经济活动也是被抑制,被停滞。

曾经,汽油、柴油价格低位运行,笔者的车甚至放坏了两个电瓶,因为封闭和其他原因,没有动车、用车,也很少外出和旅行,但是,今年疫情形势更好,更乐观,在稳定的前提下,可能会恢复和增加短途、中途的旅行、出行,这也会消费、消耗。

不管怎么样,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增长,都是好事情,在这样的局面下,油价上涨,还真是让人高兴的事,真正是用户喜迎油价上涨。如果商家有钱赚,旅游餐饮娱乐业繁荣,实体制造业订单多,工人工资增加,国企、事业单位收入增加,包括实体经济、其他经济的机会多,自媒体的广告才会多一些,宣传、营销需求更旺盛,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恢复,机会更多,做自媒体的人也会少一些,竞争小一些,不是内卷化的过度拥挤,导致大多数人都赚不到钱,没有流量。盘子就那么多,人太多,甚至是盘子小了,结果就是大多数人都挣不到钱。

最新油价调整:10月24日成品油上调0.15元每吨分别提高185元和175元

油价将上调到303元/吨,油价持续上涨会,我认为会造成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油价上涨影响了一部分人的出行方式

油价已经进入了9元时代,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油价确实成为了一种家庭支出负担。众所周知,一个工薪家庭,每个月的收入几乎都是固定的,而这个收入每个月都会被分成很多份使用,有家庭生活必要开支、孩子上学支出、房贷、车贷、娱乐休闲等。

随着油价的持续上涨,油价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平衡油价上涨的支出,那其它支出就会被压缩,这样势必会影响家庭的生活水平。

一部分人,为了尽量减少这种影响,原来每天都要开的车也换成了只有重要事情才会开,平时的出行方式改成了坐地铁或者是骑共享单车,这些出行方式的改变有利于环境的改善,是有利的改变。

二、油价上涨使得一些行业的运营成本增加

有一些行业,平时主要使用的能源就是汽油或者柴油,油价的上涨使这些行业的运营成本大涨。比如运输业,平时主要使用的就是汽油,油价的持续上涨会使运输业的运营成本大增。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这部分行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将会上升,而这种价格的上升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让消费者间接为油价上涨买单。

比如我们平时出行所乘坐的长途汽车,甚至我们日常出行所选择的出租车票价,又比如我们平时在线上买东西所支出的运费,这些后期都将会有明显的涨价。

三、油价上涨导致新能源车或者低耗油车型销量增加

毫无疑问,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还是汽车,这从每年私家车销售量大增上面可以明显得到证明。油价的持续上涨,私家车的耗油量不变,那出行成本将会大增。

为了缓解油价增长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很多人买新车首选低耗油量车型或者新能源车,这使低耗油量车型和新能源车的销量大增。有一些车主甚至把原来开的汽油车卖掉,换成一辆新能源车开,这些势必会改变汽车行业的现有格局,更多车企会把低耗油量车型或者新能源车投入到市场上来。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10月2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185元和17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相关报道

成品油价迎下半年第二涨加满一箱油多花7.5元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迎来年内第十二次上调。

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今日24时起,国内汽油价格上调185元/吨,柴油价格上调175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价格上调0.15元/升,95号汽油、0号柴油也均上调0.15元/升。

私家车主和物流企业的用油成本因此增加。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多花7.5元左右;对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燃油费用增加6元左右。

据隆众资讯计算,调价后,全国大多数地区车柴价格和92号汽油零售限价均在8.1-8.3元/升左右。

本轮是今年第二十次成品油调价,也是年内第十二次上调,以及下半年以来的第二次上调。9月6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下半年首次上调,终结了此前以来的“五连跌”。

本次调价过后,今年成品油调价呈现“十二涨七跌一搁浅”的格局。

本成品油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呈现震荡下行趋势。

金联创成品油高级分析师王延婷对界面新闻表示,投资者对经济衰退以及能源需求下降的担忧,以及美国政府宣布将于12月再次从战略储备中释放1500万桶石油等因素,均对国际油价形成利空。

“虽然期间欧佩克+各成员国重申减产主张,为油价提供了利好,且因出口增加,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172万桶至4.3736亿桶,较五年均值低1.5%,使得国际原油一度反弹,但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均价依然下跌。”王延婷总结称。

由于上一轮计价周期末期国际原油价格大涨,虽然原油加油整体震荡下跌,但国内对应的原油变化率仍维持正向波动。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10月24日国内第10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90.26美元/桶,变化率为1.09%。

截至北京时间10月24日凌晨收盘,WTI12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涨0.64%,报85.05美元/桶;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涨1.21%,报93.5美元/桶。

机构普遍认为,下一轮成品油价不作调整的概率较大。

“以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小幅下行的趋势。”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李彦分析称,欧佩克+减产立场坚定及地缘不确定性提供利好支撑,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及需求前景的担忧持续施加利空压力,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搁浅的概率较大。

王延婷也认为,短期内,国际原油走势依然涨跌难定,变化率或将维持窄幅调整,新一轮零售价搁浅概率较大。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许磊则表示,预计下轮成品油零售价格正向开端但波动幅度较小,零售价格最终的走向和波动幅度仍有不确定性。

按照当前成品油调价周期测算,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2年11月7日24时开启。(来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