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年内首次两连涨 新闻-油价或迎年内第二涨

在空荡荡的加油站内一位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现在每天的加油量不到以前的三成,一天最多三吨左右,以前每天至少能有十吨。”受疫情影响,近日全国多地区加油站被曝日加油量急剧下滑,平均日加油量不及正常情况下的三成。

很多之前异常火爆的加油站目前都是空无一车,加油站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来加油的车几乎都是与抗疫相关的工作车辆以及政府车辆,比如运输物资的车辆、警方的巡逻车、医疗系统的车辆等,很少有家用车来加油。

经统计,就目前现状全国多地区加油站日均加油量出现下滑。江苏省中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路上基本没车,所以加油站汽油销量下滑严重,预计能完成去年同期的20%;山东省中石油相关负责人指出,2月份受影响更加严重,预计汽油销量将同比下滑75%。广东省某主营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年以来车流量要比平时减少约9成,汽油销量可想而知。

据山东省威海市某民营加油站经理说:“我一共经营着6座加油站,自春节到现在这些站连一车油(30吨)都没卖完。”可见其受影响多么严重。有数据显示,由于春节假期延长,汽柴油库存均未得到有效消化,且前期合同尚未执行完,加之在途资源到港,导致上周社会库存较上周上升2.12%,整体维持2-4成的水平。

相对汽油加油量的下滑现状,因春节物流停滞原本柴油消耗量就会有所下降,柴油受影响要稍微小一些。但是因复工日期不明确,部分地区交通管制严格,所以整体来说柴油销量也受到了影响,约下滑50%-60%。

相关从业人员表示,自2月10日起,部分省市交通管制力度有所缓和,物流运输逐步恢复,企业复工率小幅抬高,将一定程度提升局部成品油消费量。但由于疫情仍未迎来真正拐点,民众对外出抵触情绪依旧明显,加之多数地区管控力度仍较为严格,因此私家车出行频率依旧有限,加油站汽油销量提升力度缓慢。

受中国疫情的影响,旅行将会受到限制,疫情可能使石油需求每天下降260000桶,其中包括17万桶/日的航空燃料需求,最终会在中国高峰旅行期间影响原油的市场需求。所以在前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近3%。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10天内,预计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9亿人次,对比去年春运同期下降73%。受原油持续下行打压,2月4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迎年内首次下调,降幅超过每升3毛钱。

有相关业内人士预测,由于短期内原油或将维持低位波动,故我国零售价大概率将兑现“二连跌”,且跌幅或依然较大。但疫情对于成品油消费的冲击是暂时性的,未来随着疫情缓解控制,交通运输业有望迅速复苏,届时燃油销量将会大幅增加,价格也有可能回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内油价实现12涨年内多次调整,涨的次数比下跌的次数要多,虽然现在有家公司在8块钱左右的程度还不算特别贵,但是人们也在考虑是否要转换一下自己使用车子的类型了。因为燃油汽车的使用成本将会逐渐上升,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以前燃油的价格一直都算比较稳定6块钱左右,并不是之前国际原油价格准备快速上涨的时候,而是那时候股燃油汽车仍然占据人们日常生活的主流,必须是要让燃油的价格得到有效的调控。所以国家宏观调控方面下了很大的力度,将那个东西的价格压下去,但是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熟,就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去调控原油的价格,让它的价格能随着市场的真实变化而变化就可以了,顺其自然。

那给人们的一些想法就是让他们觉得燃油汽车好像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了,现在那些新能源汽车也是不是不可以考虑,虽然新能源汽车跑长途它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续航焦虑,比如说充电的时候耗费时间比较久,跑得越快越费电,他不适合用来跑长途,但是大部分人开车他不跑长途啊。只是每天正常上下班的通勤这种中短距离的通勤新能源汽车,其实是更占据优势的,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启动速度比燃油汽车要快得多。

所以对新能源其实不必过于排斥,该买就买,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性价比不错的混动车型,就是那种插电式混动使用充电作为驱动也可以,只不过续航里程基本就是100公里左右,使用电作为辅动。比如说,短途起步的时候用电机作为驱动,可以让油耗从8个有9个有下降到三个油左右,节省一半的燃油消耗,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过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