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油价联动机油-油价煤价联动

现在市面上机油色泽都较好,旧牌号的机油,由于采用劣质的轻脱油等重油组分调配,机油表面会有一层蓝光。近年由于基础油价上调,有些生产厂家为谋取私利而采用残渣油调配,这些劣质机油往往表现为表面有蓝色或绿色荧光。但也不排除某些厂家生产的机油复合剂,调配后也会有此现象。究竟这些有蓝色荧光的机油是不是劣质油,可以用简单方法判别,即将机油加热至200℃以上,劣质油抗热氧化性差,油色会明显变深;而合格油则不会。为此用户遇到这类色泽的机油时,应慎用。

机油你选对了吗?应对油价新诀窍!

这段时间加油幸福吧!就我个人来说,把自己车子那55L的油箱加满,能比以前省下几十块!

在国家发改委最近的一次油价通知,国内油价已经从原来最高的130美元/桶,跌到40美元以下/桶,已经触底。目前国营“三桶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92/95号汽油都恢复到5元时代,一些民营油站甚至已经来到4元时代!

4块多的油价,能加吗?

在一些加油APP经常可以看到这类超低油价的油站信息,相比国营“三桶油”,它们基本维持在4块多的水平,相当吸引人。估计许多人跟我的反应一样,它们能加吗?值得信赖吗?与国营“三桶油”有何区别?

我们的油价其实受控于国家发改委的限定,国营的“三通油”就会跟上发改委的节奏来走(其中中海油会稍微低一点点),而民营油站为了抢得部分市场,它们会根据自身的运营成本自行定价,所以看到这类“低价油”其实不奇怪,大家更关心的其实也就是民营油站的油品是否值得信赖。

民营油站油品与国营“三桶油”区别在于,国营都是旗下大型国营炼油厂规模生产,而民营油站是规模中等或偏小的地方炼油厂。但无论规模大小,它们的成品油都受到国家的严格监控,检验合格之后才可销售,理论上,它们的油品是合格的,是有保障的。

为何它们可以把油价降这么低?其实原油价格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前段时间,美国WTI原油价格一桶报26.84美元,布伦特的原油价格报收也就28.82美元/桶,大体都处在30美元左右/桶(一桶原油≈159升),那么一升原油约0.19美元,也就是大约1.34元/升,虽然还有运输成本、加工成本、储存成本、损耗成本以及税费等,但平摊下来成品油的成本也不会高到哪去,所以利润幅度可控程度是很高的。

而且,国营炼油厂所生产的成品油一般由自己的大型油库储存,再统一调配到各个国营油站,而民营油站可以直接从地方的炼油厂对接,运输成本省了不少,这一部分就可以让利给消费者。

此外,民营油站运营成本也不高,一般只需一个老板,再加上几个员工即可运转,而这些员工的工资不高,甚至你还可以看到许多油站工作人员是兼职或是暑假工,相关的员工福利非常少。

而“三桶油”是属于正儿八经的国企,体制结构非常庞大且复杂,员工工资成本也高,这些运营成本会平摊到消费者身上,油价偏高也是正常的。

合格又便宜,都去民营油站加就好了!

虽然受到国家严格监控,油品质量也合格,但并不是所有民营油站油品质量都是一样的。

我国地方炼油厂超过140多家,有些大型炼油厂会根据国家的环保要求,升级自己的设备提炼出高品质的成品油。有些规模较小,设备升级不快的炼油厂还依旧会按旧的标准来生产,虽质量合格,但有些会在汽油里加醇基燃料,用低标号来冒充高标号汽油,因此质量就被拉低了。

估计有些车主深有体会,在一些不正规的民营油站加完油后,总感觉这箱油不禁烧,跑的公里数也明显比以往更少。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成品油掺杂了其它物质,虽然加满的升数是够的,但是成品油的密度热值却降低了,所以它们并不能完全放心。

那哪些能加?哪些不能加?

大型连锁的民营油站放心程度更高,比如中化、中信能源、众诚连锁、壳牌(Shell)中国、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道达尔(Total)、中油BP、加德士(Caltex)、德士古(Texaco)等品牌加油站。

这些油站都有跟国营油站合作,比如壳牌在国内目前都与“三桶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部分壳牌油站的油品供应上,它们也会与国营油站一样,取自同一大型油库,同时壳牌还会把国外的技术优势引进,所以质量上会比较放心。

但这类大型连锁的民营油站,价格优惠并不多,跟“三桶油”的油价处于同一水平,不如其它民营油站让利多。

有些人说,我自己的城市存在这些大型连锁品牌的加油站并不多,那其它民营油站就不能加了吗?那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里有个技巧,一般民营油站要想自身发展起来,全靠民众口碑的积累,所以此类加油站的老顾客会比较多,存在时间比较久远。

它们一般都在闹市区里,会比较规矩,如果油品有问题或是短斤缺两,在车主圈里其实扩散得很快,一个电话工商部门就会上门检查,甚至是查封,因此在一个地方存活几年的,生意又很好的民营油站,一般问题不大。

所以,可以去问问朋友口中的这类口碑较好的民营油站。而刚提车的小白朋友,一般都有区域的车友群,也可以问问你的车友们。

比如我个人就是经常去广州一家民营油站,不是连锁品牌,也没有跟“三桶油”合作,但每次去加油时总是爆满。原因除了价格低之外,这家油站在广州也已经做了很多年生意,口碑一直在流传。

说完能加的,我们再来说说,哪些最好不加或者谨慎点加,当然这个问题不是绝对,车主们还是根据当地的情况判断。

第一类便是这几年经常存在“山寨加油站”,比如这样的:

亦或是这样的:

先不管油品质量如何,这些油站品牌已经有嫌疑,如果你不能确定它们油品质量如何,那就最好谨慎点。

这几年这类加油站也查封不少,因油品掺假和群众投诉过于频繁,主要投诉集中在加油短斤少两,无法开正规发票,而且出事之后,维权之路相当艰难。不过由于管控,这类“山寨”加油站目前已经很少了,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城郊或是高速路附近,大家多加注意即可避免。

第二类就是“半价”油站,虽然原油价格低下,但油价还没有到能对半挣钱的时候,当看到对半砍的油价时,这时候你要注意,这些可能就是人们常说土炼油。

个体户通过各种渠道购得炼油设备之后,在自家大院或是地里挖个地沟,从二手贩子手里采购的废机油、废旧轮胎放入铁罐,通过加温蒸馏或是不明手段炼出劣质柴油或汽油,再销售给此类“半价”油站。

这类油生产工艺极差,不能对油品进行分层提炼,脱硫脱水的水平极低,一旦进入发动机,损伤可想而知。“半价油”一看就不是什么善茬,小心谨慎为好。

最后

虽然说了这么多可怕的地方,但民营油站这两年的确规范不少,且现在国内民营油站数量占比也在不断提高,部分民营油站也自立连锁品牌,它们优惠幅度高,同时还拥有比“三桶油”更高的效率和更优质的服务,甚至吸引不少“三桶油”的团队学习观摩。

所以说,在有效的监督下,民营油站向好的方面发展是肯定的,车主们也不必过于担心,现阶段,我们只要选择一些口碑较好、规模较大、品牌连锁的民营油站加油,一般都问题不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保养如果忽略这几点,少开好几年

机油你选对了吗?应对油价新诀窍!

油价上涨的势头有增无减,国内油价很快迎来了“7”时代。在出行成本不断上涨的高油价时代,我们除了对飙升的油价无可奈何之外,也完全可以在日常用车过程中通过一些小技巧来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在车辆的日常使用中,影响油耗的因素除了天气等客观条件外,最重要的还是驾驶习惯。良好的驾驶习惯对于降低油耗、延长车辆使用寿命非常重要。此外,专家提示,还有一些能够省油的良好驾驶习惯和保养习惯被大部分车主忽略了。

控制行车速度

大部分车友认为,路上的限速路标只是出于安全考虑,其实它也包含了对燃油经济性的考量。保持适当的行车速度,对降低油耗的作用非常大。虽然每辆车的最佳油耗速度不尽相同,但当车速超过每小时96公里时,燃油经济性将快速下降。当时速超过96公里时,时速每增加8公里所造成的多余燃油消耗花费,相当于每升汽油又涨了几毛钱。

减少车辆怠速

车辆在怠速过程中,发动机处于空转状态,此时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为0。因此,我们应尽量减少车辆怠速的时间。如果你在快餐店等外卖的15分钟能将车辆熄火,即使之后重新启动车辆会耗油,但远少于车辆怠速15分钟的耗油量。

避免频繁变速

部分司机为了追求“操控感”,常常在开车时不断加减挡,频繁加速和刹车。通用汽车的工程师表示,频繁加减挡会增加车辆油耗,在市区行驶时,超速、加速、刹车等动作会减少5%的行驶里程;而在高速公路上,这个数字高达33%。在日常行车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车辆匀速行驶,避免频繁换挡。适当使用超速挡,也可以有效提升燃油经济性。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挡可有效降低发动机转速,省油的同时能减少发动机磨损。

低速行驶适当开窗

如今,节能环保成为绿色生活的风向标。专家建议,大家在市区低速行驶时,若温度允许,应尽量摇下车窗,在车内开空调会使燃油经济性降低10%。当时速低于64公里时,建议车主不要使用空调。不过,当时速超过72公里时,空气阻力将比空调消耗更多的燃油。

此外,美国环境保护局称,定期保养维护发动机,可有效提高燃油经济性4%左右。而发动机的某些严重问题一经修复,如氧传感器故障,则最多可增加40%的行驶里程。因此,切勿对发动机的故障指示灯视而不见。

保持胎压

保持适当的轮胎充气水平可增加高达3.3%的行驶里程。正确充气不仅可以提高轮胎的安全性,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充气不足的情况下,四个轮胎的胎压每下降1psi,燃油经济指数损失约0.3%。不要完全依赖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来检测轮胎是否充气不足,建议每月用计量器检测一次。

保持空气滤清器清洁

定期清除油污,也是帮助减少燃油的必要环节。

美国环境保护局称,更换严重堵塞的空气滤清器,可以使燃油经济性最多提高14%。

高质量的空气滤清器,还有助于提升车辆加速性能。

选对机油

机油可以减小发动机摩擦,从而减少发动机的工作负荷。使用厂商建议的等级机油,可提高燃油经济性1%至2%。专家建议,定期还要检查油箱盖。油箱盖松开或者安装不当的话,会降低燃油经济性1%至2%。

此外,最重要的还是合理规划行车路线,无论是上下班还是送孩子上学,请事先规划好路线和时间,避开高峰时段或拥堵路段。

性能越好的机油价格越贵么?

汽车保养如果忽略这几点,少开好几年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汽车以前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属于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而如今也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私家车,更是有很多的成年人纷纷报考驾校,想要早日拿到驾照开车上路。

买过汽车的车主都知道,汽车是一个消耗品。

不仅买车的价格是一大笔钱,而且后期的油费和保养也是需要大量的金钱。油价由国家控制,自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汽车的保养弹性却很大,我们只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保养起来自然也会便宜的多。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汽车保养的问题。汽车保养这几点忽略了,少开好几年,早看早受益!

很多人以为,汽车的保养无非就是换个机油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当然,机油也是必须要更换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机油对于发动机来说,更是它的“血液”。我们在加注机油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匹配的机油。对于矿物质机油来说,大约五千公里或者半年就需要更换一次,而半合成机油,则需要七千五百公里或者一年更换一次。全合成机油则一万至一万五千公里更换一次就可以了。

空调滤芯在保养的时候,也不能够无视

很多车主觉得空调滤芯并没有作用,看不见摸不着,只要空太哦能够制冷,就不需要更换空调滤芯。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因为空调滤芯如果非常脏,脏东西就会跟着进入车内,自然我们呼吸的空气就会非常不新鲜。并且空调滤芯过脏,还会使发动机的进气量下降,使得汽油燃烧不充分,油耗也会跟着增加,并且造成发动机积碳的形成,非常的不利于汽车的保养和使用。所以,我们在保养汽车的时候,发动机也不能够小视。

最后就是汽车的防冻液

防冻液的作用大家应该都知道,只要是用来给发动机降温散热的。我们如果长时间的不更换防冻液,或者没有及时的补充,就会使发动机非常的热,并且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就会开始磨损,长期的不更换和添加防冻液,就会使得发动机罢工,最终报废。要知道更换一次发动机,价格可是非常的昂贵。所以还是不要偷懒,在保养汽车的时候也观察一下防冻液吧!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信息传输的多元化, 有车一族对爱车的保养意识越来越强,但真正懂车的人却不多,对作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的保养更是一知半解。说到保养, 最常规的就是更换发动机机油了,很多车主认为,换机油到4S店选择最贵的肯定是最好的,其实不然,更换机油选择合适的更为重要。并非越贵越好。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汽车必不可少的润滑油——机油。

基础知识

概念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被誉为汽车的“血液”,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防锈、防蚀等作用。机油密度约为0.91×103(kg/m3)。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C至600°C。在这样恶劣的工况下面,只有合格的润滑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分类及构成市场上的机油因其基础油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合成油中又分为:全合成及半合成。

判断机油好坏不能光看价格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直以为价格高机油质量就好,其实不然。从国内油的品质来看,汽油质量相对差,因此,对机油的质量要求就较高。一般来说,汽车原厂机油都是半合成的,对家用车来说,全合成的要比半合成的贵100多元。

车主在给爱车选择机油时,并非光看机油价格,得根据当地天气来选择。比如,带涡轮增压的车型要求高温流动性好的机油,但流动性好一点的耐磨性又会差一点,对发动机的磨损影响相对较大。但如果选择耐磨一点的机油,流动性就会相对较差。因此,车主在选择适合自己爱车的机油时,比厂家的标号稍高一点即可,不一定越贵越好,也不一定非要用豪车机油。家用车没有必要用太贵的,维修师傅一般建议客户用全合成的,如果使用原厂的半合成机油 行驶十来万公里也没问题。而像美孚1号等高端机油用到中级车上也不一定实用。

特别是到了夏季,消费者要特别注意机油的使用情况。因为润滑油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即润滑油受热时黏度有所下降,容易造成润滑油消耗过快,所以夏季要特别注意经常检查油尺,如有缺损要及时补充。避免由于润滑油黏度过低造成油压过低,引起不必要的故障。

国产车盲目使用进口机油

有些车主认为进口机油一定比国产机油好,因此在国产车特别是新车上使用进口机油。殊不知,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会有许多弊病,若盲目采用进口机油,会因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机油过稀使油压偏低,甚至达不到规定的工作压力,不能满足正常润滑的需要,使发动机的磨损加剧。

机油发黑不一定是机油变质

发动机机油是在较苛刻的高温条件下工作,容易氧化变质,导致破坏润滑。因此,使用一定时间后,机油通常会发黑变质,失去其应有的润滑作用。但随着润滑油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稠化机油的推广使用,机油变黑并不一定意味着机油变质。

“虽然发动机机油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比较容易氧化,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品牌正品润滑油的质量都很高,机油变黑不一定就是变质了。因为现在的发动机机油中加入的清净分散剂会使机件上的油泥和积碳等沉积物分散于油中,一定时间后就会导致机油的颜色变黑。”业内人士表示,车主们要根据自己用车环境和上次更换机油里程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新机油,不要盲目听从4S店的售后人员因机油变黑就换油的建议,而应该实行定期按质换油,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机油选择要适合自己的车型

“机油并非是越贵就越好,选择适合自己爱车的机油才最重要。首先应按压缩比、排量等进行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然后按照气温、负荷进行粘度级别选择。质量好的机油能保证发动机润滑良好、减少磨损、减轻维护频度和难度。

有时候4S店推荐的一些价格不菲的机油,效果不一定能够胜过普通机油。”据一位杭州新奇特工作人员介绍,在定期保养项目中,对发动机保养最有效的莫过于检验和更换机油了,机油主要有合成机油与矿物机油两种。就油的本质而言,合成机油油体质量较好。

有些车主由于不懂车辆保养,就会盲目选择一些价格昂贵的合成机油,但并不是所有车型都适合。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参照所购车辆保养使用手册,按照手册上要求的机油类型进行更换即可,没必要听从4S店工作人员推荐高规格的机油,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车辆良好的使用,而且不必多花“冤枉钱”。

买机油要先看粘度标号

通常情况下,我们购买的机油都会符合粘度分类法,机油桶上会有非常明显的粘度标识。机油大致分为冬季用油(W级)和非冬季用油。冬季用油按低温粘度、低温泵送性划分,共有OW、5W、10W、15W、20w和25w六个等级,其级号越小适应的温度越低;非冬季用油按100℃时的运动粘度分级,共有20、30、40、50和60五个等级,其级号越大,适应的温度越高。

使用多粘度润滑油最好

选用发动机机油时,既要重视质量等级,也要注意粘度等级。

多粘度润滑油低温时具有轻质油的性质,而在高温时又具有重质油的性质,推荐使用多级油,一种多级油就可以代替多种单级油。虽然多级油可满足极冷和温暖季节和重负荷发动机用油,但通常情况下还是推荐使用单一粘度的润滑油,有利于发动机的润滑,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不要认为使用多粘度润滑油最好。

无需再加添加剂

目前,各种添加剂“炒”得特别火热,许多车主对该不该给自己的爱车使用添加剂也感到困惑。对此,不少4S店的售后工作人员均表示,由于各个品牌机油都有一定的标准,不是任何一种添加剂都会与任一款机油相溶,加入后如果不相溶或与原有机油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很可能引起润滑油性质的改变,造成润滑系统效率降低、油品变质等,反而加重机械磨损。所以,车主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再另外使用添加剂。

按照保养手册更换机油

在日常保养过程中,一般车辆的保养周期都在3个月或者5000公里,一些德系车则为6个月或者10000公里。很多车主就会按照哪个标准先到就执行哪个标准,其实不然。

业内人士表示,更换机油时在严格执行厂家的保养政策外最好5个月换一次,就算半年内只行驶了一两千公里,也要进行更换,因为机油放置时间过久会变质,无法起到润滑作用,只会导致磨损加剧。如果天天开车,5000公里换一次对发动机的保养更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机油并不是能多加就多加,油量应该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度线之间为好,既不过多,又不过少。

机油使用时要注意检查,一般以3个月为期,过了3个月没用到5000公里就要检查机油颜色、黏度等,查看是否变质。还有,在城市里驾车,走到哪里都有红绿灯,动不动就塞车,而且每一趟的路程大多数又不超过十几公里,这种驾驶法属于“耗损性驾驶”。在“耗损性驾驶”情况下,建议最好缩短更换机油的间隔时间,才能有效保护引擎。

经过以上的分析介绍,您是不是对汽车润滑油的选择和使用有了新的见解呢?随着汽车渐渐走常人的生活,它已不再只被人们视为代步工具。在某种意义上说,汽车也是有生命的。长久以来,和汽车相关的一切保养用品行业也越来越发达,这也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不知道究竟选贵的还是应该选对的,加上消费者对其了解不深,经常会花冤枉钱去做没必要的保养。就如应选择适合自己车型的机油一样,我们在爱车的同时,更应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