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油价调整时间-5月20日第4次油价下跌

油价涨跌的主要因素是库存问题和国际原油价格。

每当我们谈到油价的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当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上升的时候,国内的油价也会进一步上升。与此相反,当国际研究价格逐渐走跌的时候,我们也会看到国内油价下调的新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油价的问题关乎每个人的日常交通选择问题,这是为什么大家如此关心油价的原因之一。

一、油价可能会创下20个月的最大跌幅。

这是一份关于经济学家对油价的短期预测,因为油价可能会存在去库存的情况,所以油价可能会在年底出现第5次下调。在此次下调之后,国内油价可能会创下20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成品油价的价格可能会达到每吨80元左右。

二、油价涨幅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

我们要知道油价的问题不仅仅是国内问题,因为全球市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都需要使用到石油,这就意味着国际原油价格会影响到居民的方方面面。当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走跌的时候,我们的油价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油价的问题不仅涉及到市场的供需关系,同时也关乎美元的货币供应问题。

三、油价的涨幅也和库存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拿这一次国内油价降价来决定,当全球市场普遍出现去库存的预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油价下跌就已经成为了大概率的时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每个国家都会有一定的石油库存,当我们主动进行降库存的操作的时候,和石油相关的商品的价格自然就下跌了,油价也是其中之一。国内油价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短期下跌,但如果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的话,石油价格就是有着长足的上涨的动力。

为什么油价已经下跌了,燃油税却涨了?

今天5月9日,全国各省市加油站92号、95号、98号汽油,0号、-10号柴油今天最新的销售价格,详见后文配图。中国新一波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在6天后再次重启,由于5月份迄今全球石油价格“爆涨”,很多车主忧虑,晚一点成品油价格又要高涨,事实上并没有必要,详细信息见下文。

中国的新一波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在6天后再次重启,由于5月份迄今全球石油价格“爆涨”,.很多车主忧虑,晚一点成品油价格又要高涨,事实上并没有必要,现阶段全球石油价格仍然低过40美元/桶的地板价,因此新一波成品油调价大概率会再度没有下文,现阶段的汽油油价或许便是今后的历史最低值价位了。

另外全球石油输出国逐渐平衡汽油油价市场,自5月起,众多石油输出国加入限产阵容,推算限产总额将减缩20%以内,将会高于每天2000万桶。但权威人士论诉,2020年全球疾病防治情况主导防范方式便是禁封隔离阻隔病原体,因此致使国际原油消耗量每天约3000万桶的减缩。

截止发刊前,布伦特原油实时油价小幅度高涨2.342%,现阶段为30.15美元/桶,昨天收盘价为:29.46美元/桶,今天开盘价格为:29.60美元/桶,最高时:30.66美元/桶,最低值:29.43美元/桶。美国WTI原油实时油价同时小幅度高涨2.255%,迄今为止25.39美元/桶,昨天收盘价为:24.83美元/桶,今天开盘价格为:24.81美元/桶,最高时:26.29美元/桶,最低值:24.73美元/桶。

今天的全国地区加油站最新销售价格:贵州地区今天国六E92号汽油售价为:5.63元/L,E95号汽油售价为5.95元/L,E98号汽油售价为6.85元/L,0#柴油售价为5.21元/L,-10#柴油售价为5.53元/L。

湖南地区今天国六E92号汽油售价为:5.47元/L,E95号汽油售价为5.82元/L,E98号汽油售价为6.62元/L,0#柴油售价为5.16元/L,-10#柴油售价为5.51元/L。实际的成品油价格以当地的加油站为准,其他地区的汽油柴油价格详见上图。

分析:国际油价限产每天约2000万桶,国际油价消耗量降低量约3000万桶,这里边数值超出1000万桶的国际油价总量,因此石油输出国的国际油价限产仍比不上国际油价消耗量的骤减,因此石油价格短期内很难高涨,车主朋友们暂且还无需担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3年油价调整时间表

近期关于燃油附加费上涨的传闻再次“不幸”被证实,而且上涨幅度、时间均超出此前所有预期。昨日,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正式对外发布消息,国内燃油附加费收费标准9月1日起再度上调,800公里以下航线由30元调整为6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由60元调整为100元,这比上次调整附加费后规定的执行期限(10月10日)提早了40天。

资料;

对于油价的飞涨,很多人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来理解,认为是石油供不应求。但是有关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石油是供大于求。2004年第一季度,原油每天供大于求约30万桶;第二季度全世界原油日产量为8190万桶,平均日需求8040万桶,日供大于求150万桶。2005年年中,“世界石油日供应量约8400万桶,日消费量约8300万桶”(梅新育《中国没有定价权》《世界知识》2005.15),日供大于求量也达100万桶。所以,造成油价上涨的原因不是石油供不应求,而是其它因素所致。实际上,造成21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对石油的投机炒作,上个世纪90年代石油价格的下跌,21世纪以来美元的大幅贬值。

近八、九年,我国以及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住房价格飞涨,其最重要原因是房产商和把房屋作为期货投资的“投资者”们的投机炒作。大量没有居住需求,但要投机歉钱的“投资者”将投机资金投入房地产,使投机资金与购房居住的购房资金之和大于正常情况下购买居住房所需资金量,人为地造成需求旺盛,使房价大升。同样,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也是对石油期货的投机。所不同的是,对石油投机的力度比对房地产投资力度更大。2004年8月18日的《经济日报》,刊载了题为《国际原油市场风高浪急》的文章,该文章写道:“投资者想从油价的涨跌中大赚一把的投机行为,也对油价的飙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几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对游资严加防范和约束,相当多的对冲基金开始进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进行期货的倒买倒卖,谋取高额利润。石油期货交易量目前是现货交易量的好几倍。据估计,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真正的需求方只占到交易总量的三成,其余都是套利的人。长期跟踪国际原油市场的亚太博宇公司研究员陈光远说:‘在几年前,美国基金在石油行业中所占比重大约在7%到8%,这个数据是5年前的。据最新的数据,美国的一些对冲基金在国际石油价格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1/4。’”据该文可知,两年前,投机的“投资资金”已远超过因为“真正的需求”而购买石油的资金,两部分资金之和,造成在石油流通领域内资金大大多于购买这些石油所需的资金量,即造成该领域的“通货膨胀”,原油物价上升。如前所述,2005年世界石油平均日供销量为8000多万桶,“但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日交易量达2亿桶,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日交易量更接近4亿桶;按金额计算,当油价为50美元/桶时,世界石油日消费金额约40多亿美元,而国际石油市场日交易金额则高达数百亿美元。”

2005年世界石油平均日供销量为8000多万桶,“但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日交易量达2亿桶,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日交易量更接近4亿桶”。这意味着原油一天内要被投机商们倒手几次。价格上涨期间,房屋倒手每倒手一次,一般房价就上涨一次。同样,价格上涨期间,原油倒手一次,一般石油价格也就上涨一次;倒手几次石油价格就上涨几次(只有少数时侯的倒手是获利回吐,价格下跌)。“按金额计算,当油价为50美元/桶时,世界石油日消费金额约40多亿美元,而国际石油市场日交易金额则高达数百亿美元。”当一种产品的购买,每天只需40亿美元时,却涌入了上百亿美元资金,那么这种产品的价格上涨将成为常态。所以,石油价格是以炒家们投机炒作的“石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皮肯斯之流石油炒家对油价的影响力超过了海湾国家的石油部长们。”(《中国没有定价权》)

另外,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物价一直在上涨,年平均有百分之几的物价上涨率,而石油价格则一直趋于下降。如2006年7月6日的《参考消息》转载的法新社资料看,纽约市场交易石油价格1990年10月为40.40美元,而1994年3月则为14.08美元,1998年12月更降为10.72美元。直至2003年3月,涨到37.78美元,仍未恢复到1990年10月价格水平。再考虑到90年代美国的物价上涨,国际石油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十余年中,它的实际价格下跌状况,比它在交易市场上交易价格下跌的状况更严重。所以21世纪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在较大程度上是油价下跌约10年后,大量炒家逢低纳入后的恢复性反弹。

还有,原油是以美元计价。而从汇率关系看,最近几年,美元对欧元贬值40%多,对日元也有约20%的贬值。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不变,实际意味着石油价格在欧洲、日本能用较以前更少货币来买油,例如,在欧洲,仅,美元对欧元贬值40%多就意味石油价在欧洲下降了许多。而在进出口关系上就意味着,石油输出口国要从欧洲进口同样多的某种商品,必须要用比几年前多得多的石油去换。因此,为弥补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石油价格肯定要上升来“纠偏”。所以,美元贬值也是石油涨价的重要原因。我们据美元对欧元、日元贬值(或者说欧元、日元对美元升值)的情况知道,对欧盟国家和日本来讲,因为他们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所以这段时间的石油涨价,对于他们的影响要小于对美国的影响。或者说,欧盟用欧元折算的石油涨价倍数远小于用美元计算的石油涨价倍数。

欧日的情况也使我们想到,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关系使石油涨价对我国有何影响。具体说,如我国人民币也象欧日货币一样对美元升值,石油涨价对我国有何影响。

现时人民币基本是与美元挂钩(2006年对原来只有约3%的升值),所以石油涨价对我国的影响很大,用人民币计算的涨价倍数与美元计算的涨价倍数相同(我们以有最新年石油进口数量资料的2006年为例来讨论,而2006年时约3%的人民币升值忽略不计)。

如2006年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60美元的话,则相对2003年每桶涨了33美元,即涨了约1.2倍。2006年我国进口原油1.45亿吨,为计算方便,将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也定为1.45亿吨。每桶涨33美元,意味着每吨原油涨约247美元左右。这样,2006年进口原油要支付650多亿美元,约合5330亿元人民币(还是按1美元兑换8.2元人民币计算)。相对2003年要多支付约358亿美元,人民币计算要多花费2800多亿元。

如果我国在2006年前将人民币相对原来升值一倍,1美元兑换4.1元人民币,则2006年进口原油仍要支付650多亿美元,相对2003年仍要多支付约358亿美元。但因为人民币比2003年升值一倍,则以人民币计算仅支付2665亿元,比2003年只多花费约100亿元,而不是现时汇率要多支付的2800亿元。因此,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一倍,理论上,每升汽油、柴油价格将比现在降一半。当然,考虑到我国原油不是全进口,以及提炼原油为汽油或柴油等因素,可能降不到一半,但肯定会比现在便宜许多。因此,人民币的汇率变化也将影响在我国的石油产品销售价格。

我记得,20多年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确定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2.4元人民币(有段时间甚至为1美元兑换1.9元多人民币),其后我国将人民币一路贬值到1美元兑换8.2元多。这使我国进口石油、铁矿石等所支付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或者换句话说,换回同样多石油、铁矿石等进口货物,所支付的、用人民币计价的衣帽等出口货物就需大增。反之,如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我国只需出口较少货物,就会换回同样多石油、铁矿石等进口货物。

据许多国际机构估算,不按汇率计算,按购买力计算,现时的1美元也只值2元多人民币(这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确定的汇率大致相同)。而我国现时将其定为1美元值7.5元多人民币。当然,我国这样确定汇率是使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更便宜,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以增大出口。但这样的结果也有许多弊端:使进口原料和其它产品按人民币计算很昂贵(因为我国企业和人民购买进口产品要用人民币兑换美元或用人民币购买);并因为我国出口产品以美元计价价格太便宜,国际上频频对我实施反倾销,要我们交反倾销税,造成额外经济损失;我出口产品以美元、欧元等计价价格太便宜,客观上使许多国家的劳动密集性行业的工人就业困难(这也是我国设在西班牙的鞋子仓库和商店被袭击、烧毁的重要原因);我国对西方国家出口大增,对美欧是大顺差,造成我国对西方市场较大依赖,美欧(尤其是美国)也看到这点,它们就要求我国在外交上付出代价,在外交上配合它们(例如在朝核、朝鲜导弹、伊朗等问题上),而我们则经常只能配合他们。对此,我们常把这种被迫屈从称之为“韬光养晦”。

当然人民币升值也有坏处。例如,人民币升值将使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变得昂贵,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将不那么大。另外,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的庞大外汇储备贬值(用人民币计算)。而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使我国的庞大美元外汇储备大幅贬值,这是我国对人民币升值问题难以定夺的重要原因。而这就是我国以前将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贬值的错误政策,带来的难以解决的后遗症。

2023油价调整时间表如下所示:

1、1月油价调整时间:1月3日24时、1月17日24时。

2、2月油价调整时间:2月3日24时、2月17日24时。

3、3月油价调整时间:3月3日24时、3月17日24时、3月31日24时。

4、4月油价调整时间:4月17日24时、4月28日24时。

5、5月油价调整时间:5月16日24时、5月30日24时。

6、6月油价调整时间:6月13日24时、6月28日24时。

7、7月油价调整时间:7月12日24时、7月26日24时。

8、8月油价调整时间:8月9日24时、8月23日24时。

9、9月油价调整时间:9月6日24时、9月20日24时。

10、10月油价调整时间:10月10日24时、10月24日24时。

11、11月油价调整时间:11月7日24时、11月21日24时。

12、12月油价调整时间:12月5日24时、12月19日24时。

国内油价大幅涨价的原因

1、国际油价上涨:我国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所以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也会影响到国内油价。

2、受全国宏观经济影响:中国、美国、德国、法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将影响国际油价,当经济繁荣时,需求会增加,油价也会上涨,如果经济不景气,需求减弱,油价就会下跌。

3、原油产量:如果全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国际油价就会下跌,目前国内油价高是因为中国进口依存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