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油价最高-近几年油价最贵多少钱一升
油价的问题对很多油罐车司机来说是非常敏感的。毕竟,我们的车辆需要汽油来驱动。到目前为止,加油车车主每个月都需要花一笔钱给车辆加油。那么油价的涨跌就会引起加油车车主的关注。这是2022年我国成品油批发第十次调价,年内第九次涨价。调价后,2022年成品油调价呈现?九涨一跌零锚?的布局。涨价后,92#车用汽油每升上涨0.31元,0#柴油每升上涨0.33元。
一般私家车加50升油箱的话,加满一箱油要多花15.5元。隆众资讯成品油批发市场投资分析师徐文文表示,在市区开车的平均成本将高于2.2元。装载50吨的大中型物流运输车辆,平均每百公里汽柴油成本增加13.2元。对于汽车来说,这是我们现代人已经不能再熟悉的东西了。在汽车在大众市场普及之前,汽车只能被上层阶级和富人使用。那时候,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到目前为止,汽车已经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乎每个人都能买得起车。街上随处可见汽车,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只要人们有一些闲钱,他们就能买得起汽车。但俗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是真的。买车还需要后续的车身保养、维修、车身美容、燃油、保险。按照国家规定,汽车要交保险费,所以不省保险费。这些都是汽车真正烧钱的地方。
对于车主来说,每年关注的都是油价。油价的涨跌会和很多车主心爱的车的价格息息相关。油价迎来今年首次油价调整。很多车主都希望汽油价格继续下跌,这样每个月家里的生活费就能省下不少。一旦油价上涨,很多车主都会去加油站加油,这也是一种省钱的方式。此时,很多车主担心燃油价格问题,担心涨价太离谱,而国内成品油价格一直在涨,有可能累积?九涨一跌?。那么油价上涨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影响呢?
全球油价最贵的十个地区和国
9.16一升。
油价新机制:
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40美元-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石油价格猛涨应该说只是一种市场恐慌,但是结构性供应危机谈不上。虽然利比亚的局势一直扑朔迷离。但是从世界的整个石油供应结构来说,利比亚占的份额并不大。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价格本身就处在一个通胀的轨道中。里面更大的原因还是投机在作怪。”
在买车的时候,比起购车预算其实养车成本也一样重要,前者决定你买不买得起心仪车型,后者决定你用不用得起车。
坊间常说“买得起养不起”,其实说的就是用车成本问题,比如过路过桥费、维修保养、以及必不可少的油费。而影响油费的,除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就是汽油价格,这两点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前者可以自己选择,后者就只能被动接受。
你那里现在92#或者95#汽油多少钱了?感觉原油价格暴跌还在眼前,跌破6元一升还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事,现如今汽油价格又涨回来了,92#汽油已经奔着7元走了,而95#汽油早就破七了。不少人都吐槽,国内加油太贵了,好多车不是买不起,而是买了养不起!比如福特F-150。
其实凡事都需要对比,和这十个国家和地区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还是很幸福的!
汽油价格最贵的十个地区和国家分别是黎巴嫩、中国香港、荷兰、中非共和国、以色列、摩纳哥、巴巴多斯、芬兰、希腊、挪威。
其中黎巴嫩的价格近乎倍超排名第二的中国香港地区,这个排名和榜单是出乎不少人意料的,毕竟以前在很多人印象里油价最贵的应该就是中国香港。在2017年中国香港的油价平均是13元/升,现如今已经涨到了2.515美元/升,折合成人民币相当于16.3元。
而黎巴嫩已经涨到了4.247美元/升,折合成人民币相当于27.5元,而排名第十的挪威平均每升约为12.8元,黎巴嫩是它的两倍还多。目前国内汽油价格约为1.14美元左右,和国内的油价相比,国内油价只相当于是黎巴嫩的零头……
香港的油价贵主要是因为附加税贵,这些资源类的东西在香港都不便宜,再加上为了倡导公共交通,避免交通拥挤的情况,只能通过这种形式控制私人用车,提倡公共交通出行。
但黎巴嫩显然不是常年油价高昂的国家,它是中东地区的国家,但因为没有油气资源也没有提炼的能力,所以成品油一样需要进口。近水楼台没有先得月,国内的成品油资源短缺,加油站排长队。供不应求,价格就必然上涨。
为了缓解这种局面,黎巴嫩政府决定将汽油价格上调66%,根据GlobalPetrolPrice的数据,一升汽油的平均价格为 4.25 美元(人民币27.5元),而一升柴油的平均价格为 3.27 美元(人民币21.2元)。这一调,就让黎巴嫩一跃成为了全世界油价最高的地区。这仅仅是个开始,上调可能还会继续,并且部分加油站已经开始限制售出汽油的数量。
油价上涨,影响的就是人们的日常出行,别说养车养不起,就连公交车也坐不起了,很多民众都表示一半的工资都用于出行代步,形式非常严峻,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