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涨对中国的影响-油价大涨对中油资本的影响

因为中石油的股票很多在散户手中。而且在各个价位都有大量的套压盘,如果机构拉抬该股就会面对很多的解套盘。那么你还认为机构会对中石油有兴趣吗?套压盘就是以前高位被套。

一,原油价格与中石油股价的关系如下:

将中石油重新带回大众视野的是国际油价的暴跌。截至目前,“下行通道”打开整整6个月,国际油价跌去了一半有余。

一般人的逻辑是,油价暴跌必定影响“两桶油”业绩,而当前近乎“腰斩”的油价应该差不多到底了,低位买入或许可以期待长期拉涨。不乏投资者有上述观点。

尽管当前“中石油中短期看到20元”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持观望态度的保守投资者绝对不在少数,看空的理由也应有尽有。

当前中石油股价12.07元(1月9日收盘价),市盈率17倍。由于长期从事港股和美股交易,比较之下,交易员认为这一价格比美孚、雪佛龙、壳牌、BP等西方同类股票都贵了近一倍,比俄罗斯的石油公司贵了近4倍。

此外,该交易员认为石油行业长期而言(30~50年)是走下坡路的,新能源将不断创新。

二,中石油是否还有投资价值

中石油从上市的48元到现在的不到22元,跌幅超过了50%,这个上市前机构投资者炒作的最火热的公司,也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没有让普通投资者赚钱,反而把普通的散户投资者套牢了一大批(据说散户目前为流通股持股主体),当然机构投资者肯定在中石油身上赚了不少钱,无论是网下配售还是网上申购,拥有雄厚资金的机构投资者都是大头,没有他们的炒作,中石油上市开盘价格不会达到48元以上,炒高后,它们开始逐步抛售,让散户们在赚钱的梦想中逐步被套牢,而它们则从中石油身上赚得了可观的利润。

一些机构投资者又开始对中石油的投资价值发表评论了,它们现在认为中石油跌破发行价才有投资价值,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就是香港投资者很成熟,香港股市的中石油价格才多高?中石油跌破发行价还比香港股市的价格高,另外以埃克森美孚的市盈率计算,跌破发行价中石油价格也不低。

目前的股市并不是没有投资价值,中石油及一些大盘蓝筹股无论机构怎样炒作都不会影响其盈利能力,中石油现在仍然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如果价格合理仍然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所以,普通股民最好不要让机构投资者的炒作吓着,当然也希望资本市场的监管更加规范,政府对资本市场的宏观调整更加合理。只有让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受益的资本市场才是健康的,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

中海油为什么要在2006年4月配售新股?

没什么政治原因,就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在石油看来赚钱了,火了,大家有想法,其实以前和其它国企都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当时有许多地方的采油和炼油企业,陕西的地方采油和炼油企业也是以前发展的,后来国家整合炼油企业,将其它地方的油企整合都归国家管理,陕西的延长的前身也包括在内,只是当时这个企业很小、很落后,当地的国企油企不愿意将它纳入管理,认为会拖后腿,就消极对待,说白了,就是不愿意收。过了那一阵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没有人再关心这事了,也就把它漏了。再后来石油有点火了,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想收了,这时地方看到好处了,陕西就不干了。所以也就没办法了。也就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中海油天然气还是原油那块利润高

分类: 商业/理财

解析:

这一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问题:

中海油为什么要配售新股,而不选择举债或借贷方式融资?

中海油配售新股筹钱,是用来做什么?

为什么融资?因为缺钱!这个答案不用说都知道。

要挣大钱,就要做大事;要做大事,就要花大钱;大钱从哪里来?融资!可以发债,可以贷款,可以增发新股。而在油价和股价都很高的时候,增发新股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中海油的企业管治规范透明,决策体系科学完善,这和一些沪深股市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热衷增发圈钱,而损害股东利益的做法是不同的。

不但是中海油这么做,中石油也这么做,联通、百度、yahoo、微软,几乎所有大型国际企业都会选择适当这么做。请看:

news3.xinhua/fortune/2005-09/04/content_3441159

中石油闪电融资219亿元 李兆基郑裕彤双双捧场

增发好不好呢?

公司如果为了圈钱而增发,公司的业绩跟不上,净资产因股本的扩大而被稀释,对于广大股东来说肯定是利空。反之,如果公司有好的项目,急需资金,项目投产后会有很好的利润回报,这样的增发,股东应该支持。

这里有一些关于增发的优劣的讨论:

zhidao.baidu/question/9139357?si=3

什么叫配股呢?

配股,分为有偿配股与无偿配股两种。有偿配股是指公司办理现金增资,股东得按持股比例拿钱认购股票。中海油此次就是有偿配股。

配股价一定是比市价有折让,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付钱参加配股了。

配股集资完成后,对每股的收益有摊薄作用。每股收益少了,股价因此下调。

不愿意参加配股的,会沽出手上持股,令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

中海油为什么要在2006年4月配售新股呢?

首先,筹钱放入口袋,和掏出钱来花,这是两个动作,筹来的哪一分钱花在了哪个地方,谁都说不清,中海油自己也说不清。今年中海油除了30多亿美元的勘探和开发资本支出之外,还有一些新购海外项目需要大量开发投入,其中包括举世瞩目的近十年来世界十大油气发现之一的尼日利亚深水油田Akpo(OML130区块)。去年没有买成优尼科的中海油今年转手买下这个油田45%权益,并由此真正进入了非洲。这个大项目的峰值产量抵得上中海油目前全部产量的一小半,又是深水作业,可以想象花的钱一定不少。

=============

市场上简称的“配股”与“增发”统称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向原股东配售股票称“配股”,向全体社会公众发售股票称“增发”, 投资者以现金认购新股,同股同价。

其发行程序为:准备“配股”或“增发”的上市公司董事会聘请券商担任主承销商,主承销商根据证监会管理规定,按新股发行条件以及要求主承销商重点关注的事项对该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后,与董事会在发行方案上取得一致意见,并同意向证监会推荐该公司发行新股。董事会就本次发行是否符合条件、具体发行方案、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前次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作出决议,提请股东大会批准;股东大会就本次发行的数量、定价方式或价格(包括价格区间)、发行对象、募集资金用途及数额、决议的有效期、对董事会办理本次发行具体事宜的授权等事项进行逐项表决,股东大会通过后向证监会提交发行申请文件。发审委依法审核该公司新股发行申请,证监会根据发审委的审核意见依法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获准配股的公司在股权登记日前至少5个工作日公告配股说明书;获准增发的公司其股票价格的确定,可在股票发行之前向投资者发出招股意向书,根据投资者的认购意向确定发行价格,在发行价格确定后,公告发行结果。欲参与配股的原股东或认购新股的投资者可在配股说明书或招股意向书的放置地点及证监会指定的互联网网址上查阅相关资料。

中国石油开采后的钱哪去了 中国石油日产400多万桶原油 国际油价100$/桶 减去2$/桶(中石油在伊拉克算法.1.4

经过查询可以知道,中海油原油相对来说利润要高些。生意模式总体一般。首先石油这个生意长期来看肯定是赚钱的,虽然偶尔价格低的离谱甚至出现负油价,但油价受到多方利益的影响,长期总体看肯定是赚钱的生意。而且石油的用途十分广泛,除了大部分用于燃烧外,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也离不开石油。另外,石油所含的热值远大于同等大小的电池,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石油是不可替代的。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确实是人类的宝贝,所以采油卖油的生意还是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即使碳中和也不是不用石油。

采油的成本和位置以及技术有关,如果像以前有的中东地区挖几下就冒油,那成本可能只有几美元,位置深些成本就高很多,中海油现在主要浅水区,目前大概33美元一桶,相对较低,如果是深海成本就更多。还有页岩方式成本也很高,而且容易枯竭。目前发现的容易采的石油大都开采了,以后勘探和开采的成本可能都会越来越高。

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很快,可能会受到大产油国的产量,全球经济需求,库存量,新的开采技术,各方势力博弈,或者就是资金炒作,油价为负都可能出现,但长期总体来看都是高于采油成本的(好像有个数据大概1970到2000年油价30美元上下波动,最近20年大概60美元上下)。油价的不确定使得卖油这个生意不好估计。生意相对简单,但可能需要很大的安全边际才好介入。我现在对油价的总体印象是长期不低于60美元,主要是美元贬值,通货膨胀,近年来勘探的石油储量较少,页岩成本高,近来地区动荡等,另外如油价低也不容易碳中和,总之石油是不可再生的,上有多少就不拍脑袋了。

我国是一个少油的国家,陆地上储量不多,目前主要发展在海上。中国海油的核心优势是拥有中国海上的专营权。2020年产量大概5.3亿桶,大概66%是国内产量,亚洲5.3%,非洲6.3%,南美洲7.2%(好像圭亚那不错,潜力大),欧洲3.8%,大洋洲3.3%,北美洲10%(但是深水加页岩,可能不好开采不好赚钱)。目前中国的年消费大概45.6亿桶,即使以后石油不用于燃烧,可能也不够用,所以中国海油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

目前中国海油的采油成本目前大概是33美元一桶,相对成本比较低。目前大部分勘探在浅水,成本较低,随着向深水区勘探,以后开采成本可能会提升。

中海油的天然气价格是受限的,而且大部分是长期供气合同,利润相对稳定但不高。石油卖出价会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当国际价格较低时,国家会有最低零售价,当价格较高时,也会封顶并且会收特别收益税(公司国内产石油卖出价格还不清楚还要再查下,国外产石油同国际价格)。所以,长期中海油的利润主要看石油价格,而且因为石油不是某一年就卖完了,要看整个开采期间的石油价格。

怎么估值是一个问题,产量还可估计,但油价变化太快,预估每年的利润好像容易猜谜。主要是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安全边际。海油目前国内已探明的原油储量有14.41桶,开采盈利一般没问题,如长期油价每桶60多,每桶盈利保守算30美元,14.4*30*7大概保守3000亿元。目标年化10%,折现到现在值1200亿元(大概1400亿港币)。如每桶盈利有60美元,折现现在大概2800亿港币。圭亚那以及未来海上探明原油储量还是可以期待的,什么价位买入还没想清楚,海上石油以及海外权益不是很放心,好像没有神华在陆地挖煤妥妥的现金流来的放心,生意模式感觉没有神华好,不过好像6-7港币是值的。

1. 中石油 中海油和中石化是资源类央企,以前给国家上交红利10%,2011年调整到上交15%。

2 其实在国内石油资源这块很多都是进行招标开发,就拿国内来说,早已经不只是3大油企垄断开发了,已经有很多外资企业,比如壳牌,美孚都有很多中标项目,比如2010年壳牌在四川地区中标的气田开发。对民营资本来说,中国从来都不禁止个人从事石油相关的买卖和生产。楼主不是石油行业的人吧,中国的私企石油公司实际上是非常多的,个人感觉做的最好的,比如北京的安东石油。而且2010中国的石油储备权,中标的6家油企,有3家是民营,而央企只有中石油和中石化,所以已经很大程度放开了~~为什么这些私企石油公司没有什么话语权呢,是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资本。石油行业是需要大量的钱的,随便一个油田的勘探开发至少都是上千亿人民币的投入,这对民营资本来说很天价~!

3,中石油中石化所谓的亏损这种说法是很无稽之谈的,原因是,首先要明白,国内一年消耗石油差不多4亿多吨,而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自己生产的只有2亿吨不到,也就是说,超过一半是靠进口,而现在国内有石油进口权的只有3家(虽说其实有进口权的一共有20多家,但只有这3家可以自由支配进口石油,其他全部要通过中石油和中石化排产炼化,不能自己支配),中石油中石化,还有中国兵器集团下面一家叫振华石油的石油公司。所以国际油价影响很大(这是国内几大石油商他们自己要涨价说法的依据),而中石油在国际原油市场一直是买涨弃跌的垃圾做法(原因不细说),再加上几大石油商要给国家很大比例的税费,最后还加上中国这种石油企业保赚不赔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就造就了高油价

4,这个问题,你的意思是指进口原油这块业务剥离么,上面我已经说很清楚了,不大可能剥离的,一是从供应上,二是从现在的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布局上,三就是从中国的政治结构体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