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最新预测消息-国际油价新闻最新消息
[汽车之家?新闻]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7月24日24时再度开启。数据显示:截至国内第七个工作日,综合原油品种变化率为1.06%,油价预测涨幅约32元/吨,虽然油价预测涨幅不足50元,但有可能在未来3天内持续增幅,那么国内油价有可能会迎来今年第三次价格上调。
北京时间上周六,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Hughes)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当周,石油钻井总数减少7座至181座,当周天然气钻井总数仍为75座;总钻井总数减少7座至258座。美国钻井公司连续第11周削减石油钻井平台数量、天然气钻井平台数量至历史新低。数据公布后,美、布两油短线波动不大。 欧佩克认为,随着世界各地经济重新开放,市场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改善迹象。虽然在一些地方可能会重新实施局部封锁措施,但无论是在实物市场还是期货市场,复苏迹象都很明显。欧佩克宣布,减产令将进入第二阶段,减产规模下调200万桶,至770万桶/日。欧佩克预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能源需求的季节性表现将更加明显,未来民众对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有望回升,对于产油国而言,减产令调整对能源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22美元,收于每桶40.81美元,涨幅为0.54%。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14美元,收于每桶43.28美元,涨幅为0.32%。 根据今日7月21日财经消息: 1、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连续四个月保持不变。中国人民银行昨日授权发布最新一期LPR,其中,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维持不变。自4月份以来,LPR已连续4个月持平,是自2019年8月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以来,利率保持不变时间最长的一次。 2、废纸价格掀一轮跌势。据生意社数据监测,从18日开始部分纸厂废纸收购价格开始出现下调,19日下调趋势开始延续,20日当天废纸价格下行由南向北全面爆发。 3、中央储备棉轮出销售底价下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第四周(7月20日至24日)轮出销售底价为11956元/吨,较前一周下跌73元/吨,由国内、国际市场棉花现货价格指数各按50%的权重计算确定。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看出,截止今日的本轮油价7个工作日的调整数据与上轮油价统计数据相差无几,都是小涨小跌。目前,本轮油价统计依然处于涨幅预测,以今日预计32元/吨的涨幅,虽然还没有达到50元/吨的上涨条件,但距离油价上调标准红线仅差18元,对比起上一次油价调整的统计,油价上调的几率还是很高的。(消息来源:原油成品油国际油价;编译/汽车之家?毕业)重挫7%,国际油价跌破100美元,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商品期货暴跌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10月2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185元和17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相关报道成品油价迎下半年第二涨加满一箱油多花7.5元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迎来年内第十二次上调。
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今日24时起,国内汽油价格上调185元/吨,柴油价格上调175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价格上调0.15元/升,95号汽油、0号柴油也均上调0.15元/升。
私家车主和物流企业的用油成本因此增加。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多花7.5元左右;对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燃油费用增加6元左右。
据隆众资讯计算,调价后,全国大多数地区车柴价格和92号汽油零售限价均在8.1-8.3元/升左右。
本轮是今年第二十次成品油调价,也是年内第十二次上调,以及下半年以来的第二次上调。9月6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下半年首次上调,终结了此前以来的“五连跌”。
本次调价过后,今年成品油调价呈现“十二涨七跌一搁浅”的格局。
本成品油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呈现震荡下行趋势。
金联创成品油高级分析师王延婷对界面新闻表示,投资者对经济衰退以及能源需求下降的担忧,以及美国政府宣布将于12月再次从战略储备中释放1500万桶石油等因素,均对国际油价形成利空。
“虽然期间欧佩克+各成员国重申减产主张,为油价提供了利好,且因出口增加,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172万桶至4.3736亿桶,较五年均值低1.5%,使得国际原油一度反弹,但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均价依然下跌。”王延婷总结称。
由于上一轮计价周期末期国际原油价格大涨,虽然原油加油整体震荡下跌,但国内对应的原油变化率仍维持正向波动。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10月24日国内第10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90.26美元/桶,变化率为1.09%。
截至北京时间10月24日凌晨收盘,WTI12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涨0.64%,报85.05美元/桶;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涨1.21%,报93.5美元/桶。
机构普遍认为,下一轮成品油价不作调整的概率较大。
“以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小幅下行的趋势。”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李彦分析称,欧佩克+减产立场坚定及地缘不确定性提供利好支撑,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及需求前景的担忧持续施加利空压力,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搁浅的概率较大。
王延婷也认为,短期内,国际原油走势依然涨跌难定,变化率或将维持窄幅调整,新一轮零售价搁浅概率较大。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许磊则表示,预计下轮成品油零售价格正向开端但波动幅度较小,零售价格最终的走向和波动幅度仍有不确定性。
按照当前成品油调价周期测算,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2年11月7日24时开启。(来源:界面)
油价"六连停"后迎来年内首涨
根据国际经济新闻的报道,国际石油的价格已经跌破了100美元一桶,导致商品期货暴跌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欧美国家与沙特阿拉伯达成的石油交易协议导致了商品期货暴跌。俄乌战争导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飙升到170美元一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欧美国家又作为石油的进口大国,只能以高价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而美国在拜访了沙特阿拉伯以后,与国家之间达成了相关的石油交易,导致欧美等国家把石油进口的目标转向了沙特,等国家减少了俄罗斯的石油进口。这是导致商品期货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沙特持续提供大量的石油国际油价的价格还相继续暴跌。
商品期货暴跌还跟投资者的投资动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际经济市场上,很多期货的价格都从低廉的价格上涨到非常高的价格,这是一些购买到便宜期货的投资者就会选择把手中的所有商品期货全部抛出去,当有大量的投资者把期货抛出去以后,自然就会导致商品期货的暴跌。后续在买进商品期货的投资者的利润空间会变得非常狭小,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亏本的现象。当商品期货暴跌以后,就没有人去购买,慢慢的又会造成商品期货的价格上涨,又会有一批新的投资者来选择购买商品期货,这是一个明显的发展规律。
购买到便宜的商品期货的投资者由于市场原因长时间没抛出去,也是导致期货暴跌的原因。例如有的投资者购买商品期货之后,在等着商品期货的持续上涨,在等待的过程中发现商品期货一直在跌,很多人没有耐心去等,便急于将手中的所有商品期货全部抛出,最终也是促进商品期货暴跌的原因之一。
油价上限和下限是多少?
6月28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开启。在经历了3个来月的调价搁浅后,国内油价将迎来2020年首次上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信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0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20元和110元。
记者帮您算了一笔账,折合成升价后,92#汽油每升上调0.09元,0#柴油每升上调0.09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多花4.5元左右。
按照2016年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成品油价格机制设定了调控上下限,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最高零售价格不再下调;当国际油价在40-130美元/桶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油价上一次调整发生在3月17日24时,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大幅降低了1015元和975元。此后,由于国际油价平均水平已跌破每桶40美元的调控下限,自3月31日24时起,按照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连续6次未做调整。
本次调价是油价调整“六连停”后迎来的首次上调,也是年内首次上调。调价后,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呈现出“一涨三跌八搁浅”的格局,年内汽油累计跌幅为1730元/吨,柴油累计跌幅1670元/吨。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时隔三个月,国际油价再次站上每桶40美元。其中,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6月11日—6月27日),伦敦布伦特油价最高为每桶43.08美元,平均为每桶40.87美元。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认为,今年1—4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导致用油需求锐减、仓储库容极度短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至近二十年来低位。
其中,4月20日纽约WTI原油5月合约临近交割前甚至跌至每桶-37.63美元的负值。极低油价给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带来沉重压力,并促使各方达成新一轮历史性最大力度减产协议。随着5月OPEC+正式推进减产,美国等产油国在低油价下产量也出现下降,以及更多海外国家放宽疫情管制,需求预期得到改善,国际油价逐步回升。目前,伦敦布伦特和纽约WTI油价升至每桶41美元和39美元的水平。
隆众资讯分析师李春艳表示,本轮调价周期内变化率先降后升,主要影响因素有几个方面:
一是美联储宣布在2020年之前将利率降至接近0的低位,美元汇率遭遇重挫;
二是美国部分地区疫情新增确诊人数再度增长,市场担忧海外疫情仍有二次爆发的可能性;
三是国际能源署预计,未来6个月内全球原油库存有望迅速减少,且将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测上调近50万桶/日;
四是OPEC与非OPEC产油国继续积极推进减产,5月的整体减产执行率为87%,同时此前减产执行欠佳的伊拉克和科威特已经提交补偿计划,供应端收缩预期仍在延续。
* 油价后续走势将受两方面影响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OPEC+减产情况是影响后续油价走势的关键。
一方面,美国、拉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新增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引发了市场对疫情二次爆发的担忧。库存压力也持续存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保持了五个月的上升势头,增至5.41亿桶的纪录高位。
另一方面,根据减产协议,5—7月减产幅度为970万桶/日。市场关心该组织减产执行情况和7月中旬将召开的视频会议,OPEC+将商讨是否延长当前减产幅度至8月份。此外,油价回升至每桶40美元上方,可能促使美国页岩油再度增产,各产油国矛盾将加剧。
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0年7月10日24时开启。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认为,近期国际油价延续高位震荡态势,预计下一轮调价上调的可能性较大。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张瑾怡认为,下一周期来看,原油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面临回调压力但整体空间有限,因此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上涨力度有限,预计下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或搁浅概率并存。
新闻来源:人民网汽车
中国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定上下限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如下:1、成品油定价机制:就是成品油定价的过程方式、法则方案。2、国家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有统一调价模式:在国内当国际油价暴跌或暴涨到一定程度时成品油价会受到“天花板”和“地板”的限制。3、周期:10个工作日。4、生效时间:调价发布日的24时。5、规则: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中国国的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